信息系统之战略规划

简介

企业信息化规划涉及多个领域的融合,它是企业战略、管理规划、业务流程重组等内容的综合规划活动。其中,企业战略规划是评价环境和企业现状,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总体和长远目标,制定和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关注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来支撑业务流程的运作,进而实现企业的关键业务目标。

信息系统之战略规划

发展的主线:数据 → 内部信息系统 → 企业战略。

战略在每个阶段都会涉及,方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战略集合 → 战略数据 → 战略一致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阶段

第一阶段: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围绕职能部门需求

适用的方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CSF案例:

一个工作室专门进行个人电脑的组装业务。在电脑选购方面,关键成功因素法被用来确定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首先,定义目标,比如电脑的用途包括办公、学习、娱乐等。然后,识别所有成功因素,如性能、价格、品牌、售后服务等。接着,抓住主要矛盾,确定关键成功因素,例如性能和价格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最后,确定性能指标或评估标准,如处理器速度、内存大小、硬盘容量等,以确保选购的电脑满足关键成功因素。

战略集合转化法SST

SST案例:首先,识别组织的战略集,包括使命、目标、战略等。然后,将这些战略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目标。例如,如果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提高市场竞争力,那么信息系统战略可能包括开发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以扩大在线销售,或者实施一个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改善客户服务。可以理解为:SST主要工作是梳理企业自身战略看作一个“信息集合”,以此明确对于信息化的需求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BSP案例:某生产制造型企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决定开发一套新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自上而下的规划过程

  1. 成立规划小组:由厂长、各部门主管和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整个BSP规划过程。
  2. 调研企业现状:分析企业的决策过程、组织职能、主要活动和存在的问题。
  3. 定义业务过程:识别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如生产经营、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产品、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等。
  4. 业务过程重组:分析每个业务过程的效率,确定哪些需要优化,哪些可以取消。
  5. 确定数据类:识别支持业务过程所需的数据,如财务、供应商、原材料库存、设备、生产过程和计划等数据。

自下而上的实现过程

  1. 设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利用功能/数据类矩阵(U/C矩阵)来划分子系统,构建出新的信息系统框架。
  2. 确定子系统开发及实施顺序:根据企业目标和技术约束,确定子系统的实现优先级,如先实施订单处理和库存管理,再逐步扩展到其他模块。

第二阶段: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为核心 围绕企业整体需求

战略数据规划法SDP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建立主题数据库(Subject Database),将企业的数据资源按照业务主题进行分类和组织

信息工程法IE(侧重于E-R数据建模)

信息工程法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主要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该方法特别强调实体-关系(Entity-Relationship, E-R)数据建模,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

战略栅格法SG(矩阵分析)

通过矩阵的形式展示企业各个业务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和优先级。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识别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合理分配资源。

第三阶段: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以集成为核心,围绕企业的战略需求

价值链分析 (Value Chain Analysis, VCA)

价值链分析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用于识别企业活动中的价值创造机会。它将企业的运营分为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两大类,每一种活动都有可能通过技术的引入来提高效率或增加价值。

战略一致性模型

战略一致性模型强调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目标之间的对齐。这个模型通常包括五个维度:业务战略、组织结构、文化、技术和绩效衡量标准。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shbk5.com/dnsj/7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