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919重机枪
M1919重机枪
武器参数:
口径:7.62mm(30-06)。
全枪长:964mm(M1919A4),1346mm(M1919A6)。
空枪重:14kg(M1919A4)。
弹匣容量:250rds弹链。
理论射速:450-600RPM。
有效射程:1500m。
原产国:美国。
历史与设计:
勃朗宁在设计M1917水冷重机枪的同时也设计过同型号的风冷型,在1919年被美军定型为M1919重机枪。
M1919的应用比M1917更加广泛,并且衍生型号众多。基础性M1919本来是作为坦克机枪使用的,M1919A1是前者的简单改进型。
M1919A2是骑兵型,采用了18英寸的短枪管。M1919A3是前者的步兵型,M1919A4将枪管改回了22英寸,是最常见的型号之一,主要是步兵和车辆使用,在二战期间数量十分大。
M1919A6是“轻机枪”型M1919,说是轻机枪型其实也轻不到哪里去,只是装上两脚架和枪托握把当做轻机枪使用而已。AN/M2是航空机枪型,由于30-06弹对二战中后期的飞机几乎造成不了伤害,所以后来只当做训练机枪使用。
M1919A6轻机枪和M1919A4重机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M1919A6轻机枪脱胎于M1919A4重机枪,枪身部分的构造几乎与后者一样,大部分零件可以互换。两者均采用勃朗宁设计的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当射击时,随着弹头在枪管内向前运动,在膛内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下,枪管和枪机开始共同后坐6~8mm,同时压缩枪管复进簧和枪机复进簧。
当弹头飞离枪口后,闭锁卡铁离开枪机上的闭锁支承面,其两侧的销轴被机匣上的开锁斜面压下,闭锁卡铁下降并脱离枪机下的闭锁槽,枪机开锁。该枪设计有凸轮“加速子”机构,后坐中的枪管节套撞击加速子,使其上端拨动枪机尾部,加速枪机后坐。
枪机后坐过程中由抽壳钩将空弹壳抽出,同时取弹器从弹带中抽出一发新弹,通过机匣盖上方曲线槽导引,将新弹压至枪管轴线位置,新弹压下时同时将空弹壳挤出,并使其从机匣正下方的抛壳窗内抛出。
此时由于闭锁卡铁下端被机匣底面上的凸起挡住,使得枪管节套不能先行复进,只有当枪机到位后开始复进时,其上缺口对准闭锁卡铁,卡铁才能上抬解脱节套,同时枪机尾部的凸起部分撞击加速子上端使其向前回转,推动枪机和枪管节套一并复进到位,闭锁卡铁在枪机闭锁斜面作用下强制上抬,进入枪机下方的闭锁槽,枪机完成闭锁,同时拨弹杆卡入枪机顶部的曲线槽内,使拨弹板拨动下一发弹到机匣口,以便下一次取弹,同时将已对准弹膛的那发新弹推人弹膛,进入下一次发射循环过程。
M1919A6轻机枪的进弹口在机匣左侧前方,可以同时使用M1919A4的250发金属可散弹链和M1917的250发帆布弹带,以及一种不常用的100发帆布弹带。金属弹链可以搜集起来重复使用,而布制弹带多是一次性的,因为一旦用过就有可能被拉长了。该枪的瞄准装置则直接照搬自M1919A4,准星和表尺位于机匣两端,瞄准基线很短。
为避免搬运过程的损坏,准星座可以折叠,通过旋转刀形准星尖下方的圆环来调节其高低。至于表尺则与M1917A1的完全相同,可以向前折叠,并可进行左右和高低调整。
M1919A6轻机枪与其前身相比,主要是增加了消焰器、肩托、提把和两脚架。早期的M1919A6与M1919A4一样,枪口部分只有助退器,后来改为喇叭状的消焰器,其消焰作用虽不明显,但在夜间射击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射手因枪口火光而暂时致盲。
M1919A6的鱼尾式枪托形状非常特殊,上端很长且近乎水平,这是识别该枪最主要的外形特征。该枪托是钢板冲压成形后焊接而成的(早期也有木制的枪托),和小握把一起用一个钢板冲成的定位环和蝶形螺丝固定在枪身末端缓冲器上。小握把的形状与M1919A4的一样,类似转轮手枪握把,扳机突出在枪身后端下方,没有扳机护圈,这也是M1919A6脱胎于重机枪的痕迹之一。
可折叠的提把位于枪管和机匣的结合处,由铆接的钢板和木把组成,可以折叠任枪身左侧下方,早期的提把不用时则是旋转到枪管散热筒下方。提把所在的位置接近全枪的质心,在进攻和转移阵地时可以方便地单手将机枪提起。两脚架是M1919A6上最显著的特征,外形与BAR的类似,用钢管和钢板冲压件焊接而成,并以定位环和蝶形螺丝固定在枪管套筒上。
两脚架在不用时可以向后收起紧贴在套筒上,脚架的长短可以调节。有意思的是,两脚架的内侧还有一对固定的“短两脚架”,在两脚架折叠后才显露出来,可以在把机枪架在窗台上或从工事的射孔中向外射击时提供支撑。与二战时的其他轻机枪相比,M1919A6的外形显得很不匀称,至可以说是丑陋,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种简单实用而且非常结实的武器。
由于枪托等附件增添了额外的分量,为使M1919A6的质量能够保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不得不采用了轻型枪管,厚度较M1919A4有所减少,这就使得连续射击时枪管容易过热,火力持续性较M1919A4有所降低。但美军官兵们仍然对M1919A6轻机枪的质量颇有怨言,全枪质量接近15kg,几乎比BAR重一倍,比不带三脚架的M1919A4只轻了不到4kg。
对于该枪早期主要的用户之一伞兵而言,在空降过程中,M1919A6的质量会使机枪手下降的速度大幅度增加,增加了跳伞失败的危险,同时能够随身携带的弹药数量有限。
另一缺点是,虽然M1919A6与M1919A4的许多零件是通用的,但也有少数零件不同,在生产和后勤补给中,容易造成混乱。
尽管存在着诸多缺陷,但作为一种改进产品而非专门设计的轻机枪,M1919A6轻机枪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战斗中的实际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在战场那种严酷的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勃朗宁系列产品所特有的可靠性。许多参加过二战和朝鲜战争的老兵在回忆起自己的从军经历时,对M1919A6轻机枪这个拥有猛烈火力的可靠伙伴仍记忆犹新。
无论是在阿纳姆的桥头,还是在阿登的冰天雪地,勃朗宁M1919A6轻机枪参与了1944年到1945年间美军所有的地面战斗。战后,该机枪的生产仍然延续了一段时间,直至1954年最终停产。
在侵略朝鲜的战争中,M1919A6仍和BAR一起装备美军地面部队,只是数量较少。1958年,M1917、M1919系列机枪最终被M60通用机枪所取代,M1919A6轻机枪作为美军制式装备的历史就此完结。
但和其他勃朗宁机枪一样,它并没有立即退出战争舞台,作为剩余物资被出售到中东、南美一些国家,在那里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后期,甚至在越南战争期间仍有它的身影出现。
M1919A4式重机枪的简介
军械局计划开发一种气冷式机枪给步兵使用,用以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援,由M1917A1式水冷式重机枪改进而来,产生了M1919A4式机枪。M1919A4式机枪是美国军队的制式武器。连脚架在内该枪重41磅,与重达93磅的M1917A1式水冷式重机枪比起来重量大幅度减轻。不过,它不能象水冷式机枪那样维持长时间持续火力。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M1919A4逐步取代了大多数M1917A1,成为二战期间美国陆军最主要的连级机枪。直至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的军队还继续装备了一段时间。0.30英寸(7.62mm)M1919A4式重机枪,是美国军队的制式武器。它是M1917A1式勃朗宁重机枪(水冷式)的改进型,其主要改进是去掉水筒,改水冷为气冷。它的一大特点就是枪管外部有一散热筒,筒上有散热孔,散热筒前旋合助退器。它发射0.30英寸(7.62m)M1式重尖弹和M2式尖弹,弹头之初速为792~823m/s,由250发弹带供弹,理论射速为450~600发/min,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54mm,枪全长为1044mm,枪管长为610mm,瞄准基线长为353mm,枪身重为14.1kg,枪架重为6.36kg,枪全重为20.46kg,枪架高低射界为-45°~+ 27°,枪架方向射界为360°。
勃朗宁M1919A4重机枪
勃朗宁M1919A4重机枪。
概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使用的重机枪是水冷式勃朗宁M1917重机枪,具有机动性能差的缺陷。1919年,设计师勃朗宁将勃朗宁M1917重机枪的水冷枪管改为气冷枪管,并进行优化,其结果就是M1919A4重机枪。
整体情况。
勃朗宁M1919A4重机枪发射美国7.62×63mm步枪弹,全枪长1044mm,枪管长610mm,全枪质量(含三脚架)20.42kg,枪身质量14.06kg,所配重型枪管质量3.33kg,三脚架质量6.36kg;枪管内有4条右旋膛线导程254mm;该枪采用250发弹链供弹,理论射速400~550发/min,战斗射速120发/min,初速860m/s。
结构原理。
勃朗宁M1919A4重机枪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卡铁起落式闭锁方式,仅能全自动射击。
装备情况。
勃朗宁M1919A4重机枪从1920年代初至1920年代末陆续装备美军,用以逐步替换M1917水冷式重机枪;直到1958年,勃朗宁M1919A4重机枪才逐步被M60通用机枪取代,是美国陆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的制式机枪。
勃朗宁M1919A4重机枪装备美军近40年,是装备时间最长的机枪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此枪曾被用作坦克机枪;战后除装在三脚架上做地面机枪使用外,还装备在步兵战车和其他轻型装甲车上作为车载机枪。它还可以装上M6式消焰器和提把作为携行机枪使用。
50年代初,美国曾试图将此枪改造成可发射7.62mmNATO枪弹的机枪,并研制了T214、T66和T66E1等几种试验型机枪,但最终放弃了这种改造。从1958年开始,美军正式装备M60通用机枪,从此勃朗宁M1919A4重机枪被逐步撤换了下来。
勃朗宁M1919A4重机枪。
原产国;美国。
口径:7.62mm。
弹种:7.62×63mm步枪弹。
全枪长:1044mm。
枪管长:610mm。
全枪质量:20.42kg(含三脚架)。
容弹量:250发。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
理论射速:450—550发/分钟。
战斗射速:120发/分钟。
装备对象:军队。
美制M1919A4重机枪
美制M1919A4重机枪
美制M1919A4重机枪性能参数
口径:7.62亳米
全长:1044亳米
枪管长:610毫米
枪身重:14.1千克
枪身全重:20.46千克
三角枪架重:6.36千克
供弹方式:250发金属弹链
冷却方式:风冷式
枪口初速:860米/秒
理论射速:450-600发/分
有效射程:1000米
M1919A4式重机枪足M1919里机枪的一个重要型号,为M1917A1式重机枪的改进型,是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主要的连级机枪。由于该枪重量只有21公斤左右,在运动战中只需单人携行,非常的方便。在阵地战中,也可以根据战场情况随时转移阵地,进行快速部署。
抗美援朝时期,最早入朝的志愿军部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M1919A4型重机枪,这些风冷式重机枪比“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在冬季更加适用。在后面的战斗中,志愿军又大量缴获该枪和弹药,既减轻了后勤压力,使用效果又非常好,可以说是志愿军手中的利器之一。
M1919A4式重机枪的历史
当时美军步兵班仅配有勃朗宁自动步枪,即著名的BAR,扮演轻机枪的角色,但它弹匣容弹量仅20发,严重影响了火力持续性,其枪管不易拆卸和更换(只能在修械所里更换)更是严重的缺陷,因为持续射击将很快烧蚀枪管,这些都决定了BAR不能提供足够的持续性火力。尽管M1919A4的射程和火力持续性都要胜过BAR,但对于美军步兵连以下部队来说,机枪火力的支援仍然不足,对于机动作战来说还是显得过于笨重。特别是它转移阵地时至少需要两人操作,基本上是一人扛机枪,另一人扛M2三脚架(脚架重6.35KG),另有人携带弹药箱。在战场上,转移阵地过程中只要有一人负伤,枪身、三脚架、弹药三者中可能就有一部分将不能到达目的地。当时美军研制了可以同时携带枪身和三脚架的专用携行具,但由于单个士兵本身负重所限,想要迅速地转移机枪和所必备的弹药很困难。在实战中,很多情况下士兵只能依靠M1919A4的枪身来进行概略射击,其作战效能大打折扣。
美国的M1919A4重机枪,是那年开始研制那年开始生产的,我找了N久没找到·····
M1919自身的开发是1918年军方提出需求,在M1917的基础上改良的。此后在1920~30s不断进行改良,1936年9月30日军械部制定了A4的全套部件图和标号,此后则是评估和选择制造商,通用汽车旗下的Saginaw Steering Gear Division参与投标,其他还有数家也参与生产,1941年3月27日,Saginaw交付了首批量产版M1919A4
美国M1919A4重机枪
美国M1919A4重机枪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M1919A4逐步取代了大多数M1917及其改进型M1917A1,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最主要的连级机枪。
研发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械局意识到水冷式重机枪在坦克中占据的空间太大,而且这种重机枪对步兵来说质量太重。
“二战”后,美国军械局计划开发一种气冷式机枪,用于步兵火力支援。最终他们以M1917A1水冷式重机枪为基础,研发出了M1919系列机枪,M1919A4就是该系列中的一种。
性能解析
M1919A4的全枪质量相比M1917来说大为减轻,并且它既可做车载武器又可用于步兵携行作战。该枪外观上明显的特征是枪管外部有一散热筒,筒上有散热孔,散热筒前有助推器。
M1919A4式重机枪的基本规格
弹药:7.62×63mm M1式重尖弹和M2式尖弹,枪管长:610mm枪身重量(不含脚架):14.06KG射速:400-500发/分枪口初速:860M/秒有效射程:1000M瞄准基线长353mm枪架方向射界为360°
美式M1919A4式机枪
美式M1919A4式机枪
M1919A4式0.30英寸(7.62mm)口径机枪是M1917A1式勃朗宁重机枪(水冷式)的改进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械局意识到水冷式重机枪在坦克中占踞了太大的空间,而且对步兵来说太重了。
战后在M1917式勃朗宁重机枪的基础上逐步推出了M1919系列机枪。首先是装备在坦克上的M1919和M1919A1,其主要改进是去掉抢管上外罩的水筒,改水冷为气冷。
军械局计划开发一种气冷式机枪给步兵使用,用以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援,由M1917A1式水冷式重机枪改进而来,产生了M1919A4式机枪。M1919A4式机枪是美国军队的制式武器。连脚架在内该枪重41磅,与重达93磅的M1917A1式水冷式重机枪比起来重量大幅度减轻。
不过,它不能象水冷式机枪那样维持长时间持续火力。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M1919A4逐步取代了大多数M1917A1,成为二战期间美国陆军最主要的连级机枪。直至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的军队还继续装备了一段时间。
结构特点——
M1919A4式机枪是由M1917A1式水冷式重机枪的水冷方式改进为气冷,M1919A4的全枪质量大为减轻,既可车载又可用于步兵携行作战。外观上明显的特征是枪管外部有一散热筒,筒上有散热孔,散热筒前有助退器。该枪与M1917A1式重机枪一样,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机构,机匣呈长方体结构,内装自动机构组件。
枪弹击发后,枪机和枪管只共同后坐一小段行程,机匣中的两个开锁斜面同时下压闭锁卡铁两侧的销轴,迫使闭锁卡铁滑出枪机下部的闭锁槽,于是枪机开锁,脱离枪管节套,单独后坐。枪管节套在惯性作用下向后运动,压缩枪管复进簧。后坐过程中,枪机从弹带中抽出一发枪弹,抽壳钩从弹膛内抽出发射过的弹壳。
枪机后坐到位后,复进簧伸缩,推动枪机复进,抛壳挺撞击弹壳,使之向下方抛出,枪机继续复进,完成推弹入膛、枪机与枪管的闭锁动作。在枪机与枪管共同复进过程中,打击枪弹底火,完成一个自动循环过程,该枪采用250发弹链供弹。
当时美军步兵班仅配有勃朗宁自动步枪,即著名的BAR,扮演轻机枪的角色。但它弹匣容弹量仅20发,严重影响了火力持续性,其枪管不易拆卸和更换更是严重的缺陷,因为持续射击将很快烧蚀枪管,这些都决定了BAR不能提供足够的持续性火力。
尽管M1919A4的射程和火力持续性都要胜过BAR,但对于美军步兵连以下部队来说,机枪火力的支援仍然不足,对于机动作战来说还是显得过于笨重。特别是它转移阵地时至少需要两人操作,基本上是一人扛机枪,另一人扛M2三脚架,另有人携带弹药箱。在战场上,转移阵地过程中只要有一人负伤,枪身、三脚架、弹药三者中可能就有一部分将不能到达目的地。
当时美军研制了可以同时携带枪身和三脚架的专用携行具,但由于单个士兵本身负重所限,想要迅速地转移机枪和所必备的弹药很困难。在实战中,很多情况下士兵只能依靠M1919A4的枪身来进行概略射击,其作战效能大打折扣。
基本参数——
工作方式:全自动,风冷
口径:.30-06(7.62mm)
弹药:7.62×63mmM1式重尖弹和M2式尖弹
枪全长:1044mm
枪管长:610mm
枪身重量(不含脚架):14.06KG
射速:400-500发/分
枪口初速:860M/秒
有效射程:1000M
瞄准基线长:353mm
枪架方向射界: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