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立案标准)

诬陷罪怎么认定

诬陷罪怎么认定
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2、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3、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4、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律分析】
诬告陷害是指通过虚构、捏造犯罪事实等的方式,对他人提起刑事指控,意图使他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诬告陷害行为是会构成刑事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诬告陷害罪是属于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诉讼,如果当事人被诬告陷害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首先,必须捏造犯罪事实,即无中生有、栽赃陷害、借题发挥把杜撰的或他人的犯罪事实强加于被害人。所捏造的犯罪事实,只要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即可,并不要求捏造详细情节与证据。有一种观点认为,捏造他人一般违法事实的也构成诬告陷害罪,中国不同意这种观点。其次,必须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告发方式多种多样,如口头的、书面的、署名的、匿名的、直接的、间接的等等。如果只捏造犯罪事实,既不告发,也不采取其他方法引起司法机关追究的,则不构成本罪。再次,必须有特定的对象。如果没有特定对象,就不可能导致司法机关追究某人的刑事责任,因而不会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当然,特定对象并不要求行为人点名道姓,只要告发的内容足以使司法机关确认对象是谁就构成诬告陷害罪。至于被诬陷的对象是遵纪守法的公民,还是正在服刑的犯人,以及是否因被诬告而受到刑事处分,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诬陷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或者没有辨认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属于对象不能犯,仍构成诬告陷害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诬告陷害罪

诬告陷害罪,是指故意向公安、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国家机关告发捏造的犯罪事实,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怎样认定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立案标准)

(一)行为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可构成,但是,如果行为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从重处罚。

(二)行为对象

本罪的行为对象为“他人”。对于“他人”,应作以下理解:

第一,向司法机关虚告自己犯罪的,不成立诬告陷害罪。

第二,所诬告的对象应当是实在的人,而不是虚无人,否则就不可能导致司法机关的刑事追究活动,因而不会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当然,不要求行为人指名道姓,只要告发的内容足以使司法机关确认具体对象,就可能成立诬告陷害罪。

第三,诬告没有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或者其他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的,仍构成诬告陷害罪。虽然司法机关查明真相后不会对这些人科处刑罚,但将他们作为侦查的对象,使他们卷入刑事诉讼,就侵犯了其人身权利。

第四,形式上诬告单位犯罪,但所捏造的事实可能导致对自然人进行刑事追诉的,也成立本罪。

(三)行为内容

本罪实行行为的内容是,向有权行使刑事追究活动的公安、司法机关,或者向事实上能够对被诬陷人采取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等措施的机关告发捏造的犯罪事实(虚假告发)。如将所捏造的犯罪证据交付公安机关,向检察院口头“控告”他人犯罪。

1.捏造犯罪事实

既包括凭空捏造犯罪事实,也包括在发生了犯罪事实的情况下捏造“犯罪人”,还包括将不构成犯罪的事实夸大为犯罪事实,以及将轻罪事实捏造为重罪事实予以告发,其共同点是违背客观真实捏造虚假犯罪事实。

第一,行为人虽然具有诬告陷害的故意,但所告发的事实偶然符合客观事实的,不成立诬告陷害罪。

第二,利用流传的虚假事实作虚假告发的,也成立本罪。例如,明知他人私下散布的是虚假的犯罪事实,但故意据此向司法机关告发的,构成诬告陷害罪。

第三,虚假告发他人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的,不成立诬告陷害罪。因为《刑法》明文要求行为人主观意图必须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2.告发

“告发”,是指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告发行为必须足以引起公安、司法机关的刑事追究活动,这需要从告发方式和告发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判断。虽然不要求告发的内容具有详细细节与证据,但仅向司法机关声称“某人是罪犯”,或者向110报警称“某地有人犯罪”的,并不成立诬告陷害罪。

3.成立本罪要求“情节严重”

一般来说,只要行为的告发方式与告发的虚假内容足以引起公安、司法等机关的刑事追究活动,就应认定为情节严重;不足以引起刑事追究活动的诬告,应视为情节轻微,不以犯罪论处。此外,告发财产犯罪时虚报犯罪数额的,只要因此而加重了对财产犯的处罚,就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对方原本只是盗窃,但行为人捏造事实诬告对方犯抢劫罪的,应认定为诬告陷害情节严重。但是,乙犯轻罪,甲告发后司法机关不立案、不受理,甲诬告乙犯重罪,旨在使司法机关追究乙的轻罪的刑事责任的,不应认定为诬告陷害罪。

(四)责任要素

1.犯罪故意

行为人明知自己所告发的是虚假的犯罪事实,明知诬告陷害行为会发生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2.犯罪目的

必须具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意图),但不要求将该目的作为其行为的唯一目的或者主要目的,只要行为人存在该目的即可。换言之,只要行为人意识到自己的诬告行为可能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就足以认定行为人具有本罪的目的。“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不等同于意图使他人受刑事处罚。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的诬告行为不可能使他人受刑事处罚,但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他人被刑事拘留、逮捕等,意图使他人成为犯罪嫌疑人而被立案侦查的,也应认定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污蔑人家是什么罪

污蔑人家可以构成诬告陷害罪。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本罪。
污蔑和诬陷的区别:
1、诬蔑是指捏造事实来毁坏别人的名誉,而污蔑是指用各种卑劣手段去侮辱玷污别人,在法律上表现为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
2、诬告陷害罪是捏造别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诽谤罪是捏造有损别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诬告陷害罪是捏造别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诽谤罪是捏造有损别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
综上所述,诬告罪是故意编造犯罪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国家机关报告,意图对他人提起刑事诉讼的行为。刑法规定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意图对他人提起刑事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司法机关认定该条规定的犯罪是诬告陷害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shbk5.com/falv/8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