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口岸 蹚出“一带一路”经贸线

百年口岸 蹚出“一带一路”经贸线

  山东寿光的蔬菜、陕西的苹果、河北的鸭梨……来自全国各地的鲜果和蔬菜被整车发往绥芬河,它们将在这里“集合”,统一“坐上”集装箱过境车,经由绥芬河口岸进入俄罗斯。抵达俄罗斯后,它们会被摆上各大农贸市场的货架,被当地人挑选后带回家,烹饪成佳肴,最终端上俄罗斯人的餐桌。

  作为百年口岸,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绥芬河每一天都见证着这样的故事发生。出口商品也从农副产品扩展到电器、建材、日用百货,甚至机械设备。

  绥芬河只是牡丹江对外开放故事的其中一章。在当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经济双循环的过程中,拥有绥芬河公路、绥芬河铁路、东宁公路、牡丹江航空4个国家一类口岸的牡丹江,正面向东北亚,全力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

  人货两旺

  俄罗斯人吃上中国果蔬

  王颖冬已在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做了30多年边贸生意,最近几天,她每天都“扎”在口岸上。

  今年是王颖冬的“收获年”。距离年底还有两个月时,公司的出口额已经超过2亿美元,而去年全年才1.46亿美元。按照这个速度,她预计今年的出口额可能要比去年翻一倍。

  绥芬河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东边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有一条铁路和两条公路联通俄罗斯。这么多年,王颖冬一直采用集装箱经公路口岸将货物运抵俄罗斯。

  “这样比较快。”王颖冬说,来自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早上从产地出发,晚上抵达绥芬河口岸,连夜装车,第二天一早通关,下午货物就能运抵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用不上两天时间,俄罗斯人就能吃到来自中国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与货物运输同样繁忙的,还有绥芬河公路口岸入境大厅。自从中俄两国互免签证团体旅游业务恢复以后,绥芬河跨境旅游热度飙升。

  早上8点,大批俄罗斯游客已经等在入境大厅,经过海关和边检民警快速查验后,十分钟就可以通关。“我经常来绥芬河,两周前才来过一次,这里购物游玩很方便。”俄罗斯游客说。

  如今,绥芬河青云市场已经成了外国游客喜爱的购物“打卡地”。在绥芬河市人民医院,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治疗项目也很受外国游客追捧。绥芬河海关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今年绥芬河口岸入境旅客22.8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近2.3亿元。

  流动百年

  见证中俄经贸不断发展

  1993年,王颖冬放弃教师工作“下海”。“俄罗斯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农产品十分缺乏”,她看到了商机,开始尝试从中国向俄罗斯出口农产品。自己采购,通过绥芬河口岸报关,再用集装箱运到乌苏里斯克,一个月能发三五车货物。

  那时候出口的货物品类远没有现在这么多,西红柿、卷心菜、胡萝卜最受欢迎,这三样是俄罗斯传统美食“红菜汤”的主要食材。

  那个年代,从绥芬河到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像王颖冬一样的边贸人有很多,他们一车一车、年复一年,像蚂蚁搬家一样,蹚出了一条中俄之间繁荣的经贸线。

  “绥芬”源于满语,译为“锥子”。因河里长满尖锐如锥的钉螺,人们将发源于长白山麓注入日本海的一条中等河流,命名为“绥芬河”,绥芬河市因此得名。

  当年沙皇俄国设计修建中东铁路,在绥芬河设立火车站,绥芬河也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作为中东铁路东部线的起点,绥芬河火车站见证了中国自清代以来的兴衰起伏,随着新中国成立,它继续见证着双边经贸的不断发展。

  1987年,绥芬河率先开通边境贸易。1990年,绥芬河市至苏波格拉尼奇内区间国际公路正式通车。

  现在,王颖冬的公司每天要发出150车的货物,半数为农副产品。绥芬河口岸专门开通了绿色通道,鲜活产品可以先行先放,边贸企业的利益有了保障。

  “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各个部门协作和服务很到位。”这是王颖冬在这条经贸线上奔走30年后最深的体会。

  改革前沿

  为国家探索制度创新

  在绥芬河站集装箱货场,一辆刚刚从俄罗斯入境的中欧班列正在进行换装作业,在经过宽窄轨换装完成后,这批货物将发往河南郑州地区。

  中欧班列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互惠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使命。2018年8月,中欧班列在绥芬河口岸开行,这里成为中欧班列“东通道”的重要枢纽。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忙碌不停的“钢铁驼队”,让绥芬河成为我国联通世界的货运黄金通道。

  目前,从绥芬河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5个国家,回程的中欧班列在绥芬河口岸换装,到达国内25个主要城市。运输的货物覆盖电器产品、日用百货、工业机械、农副产品等14大品类。

  6年多来,绥芬河站开行的中欧班列已从最初每月两列,到如今每月最多开行90多列。截至今年10月31日,经绥芬河站入境的中欧班列累计达3426列、32万多标箱。

  2019年9月,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挂牌成立,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成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唯一的综合保税区。今年以来,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不断尝试创新改革举措,先后完成了“一票多车”整报分送、全省首单“区内直转”等,提高了卡口通关效率,节约了企业运营成本。

  作为为国家探索制度创新的一块“试验田”,绥芬河的这些尝试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5年来,自贸区绥芬河片区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累计新注册企业超5000家。

  记者手记

  人杰地灵 期待再见

  我是哈尔滨人,对牡丹江本就带着一些地缘上的亲近。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也曾匆匆到访牡丹江。这次为新京报创刊21周年而做的采访,让我看到了牡丹江的厚重、丰富、细腻和真诚。

  原来,雪乡不是牡丹江旅游的唯一目的地,宁古塔的历史、横道河子的浪漫、中兴村的民俗已经“出圈”;原来,出名的不只有石板田上的响水大米,东宁的黑木耳不知占据了多少个“全国第一”……还有牡丹江的姑娘,个个洋气漂亮。

  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呀,期待与它再见。

  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胡寒笑】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shbk5.com/dnsj/72397.html